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专访 » 正文

陈东升:中国艺术品拍卖“早行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08
了解中国当代商界十多位风云人物是收藏经历,全面解析目前中国收藏家的收藏方向和喜好。深刻解读中国文化内涵,以企业家收藏经历来解读人生和商界智慧,看中国目前商界佼佼者如何一步步从底层走向不凡。

初入收藏,创办嘉德拍卖行
 
三十多年前,陈东升还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的常务副总编。可命运就是这么奇怪,他放着好好的“金饭碗”不做,偏偏在踏入了艺术拍卖的领域。1992 年,陈东升发现当时中国的艺术拍卖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因此他有了下海经商、踏入艺术领域的想法。“那时 候自己的胆量很大,中国没有做的东西,你第一个做,你就是专家。”凭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勇气,陈东升在1993 年辞去副总编职位,从零开始创办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嘉德于1993年5月成立时合影

刚成立的嘉德在中国市场摸爬滚打,不知道如何赚钱,不知道拍卖的艺术品应该从哪里搜寻...所有的问题让陈东升非常头痛。好在他一个一个地克服,最终成功开办了第一场艺术拍卖会, 也正式拉开了和艺术品的缘分


多年之后,陈东升回想起创业的艰难和挫折,他总是云谈风轻地一笑了之。他曾向记者表示:“嘉德 1993年5月成立,1994年3月才拍卖,我们在长城饭店开了好几个房间,那个美金哗哗地就花掉了,我心将得都冒冷汗,那种焦虑谁知道?只是路子走出来后慢慢顺利了些。”在谈到为何会在20世纪90年代创办并不被当时社会承认的“非主流文化”时,陈东升讲了一个故事: “俄国革命后, 抽象主义大师康定斯基的画作在苏联被贬低。三四十年代,有个美国人在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做秘书,借机买了很多康定斯基的画作。后来,他靠这些画作成为了大富豪,从此对收藏艺术品情有独钟。” 这个故事对陈东升的影响很大,虽然他最开始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并不是很感兴趣,觉得只是一些 无趣的人在随意打闹,并不能被称为创作与艺术。但听过这个故事之后,他转变了想法,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了新的认识。陈东升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必定会成为主流艺术,而现在的中国艺术家就是苏联的康定斯基,自己要勇于去做那个善于发现商机和潜力的人。从此,他全身心投入艺术品收藏领域,还引导嘉德拍卖行以及后来的泰康人寿秉承发现者的精神,带着对艺术发现的国心走向商界。

1994年 ,中国嘉德首拍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拍卖行中掘出第一桶金的陈东开一直不忘感恩。 他成功之后,数次以自身强大的感召力影响企业和身边人尊重艺术,珍惜传统文化。他说:“当时觉得拍卖是赚了艺术品的钱,所以我应该回馈艺术品,回馈这个行业,我做这件事情的起因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所以去做公益慈善事业我也总结了,无非就是三种:一是救灾扶贫,二是教育和医疗,还有一种就是艺术。 ”多年后,陈东升创办的泰康人寿继续延续他的感恩回馈理念, 大力支持收藏艺木品,并以公司之名收藏了大量的艺术作品。
 
既英雄又浪漫,拍下波澜壮阔的《黄河颂〉

在收藏界,曾有人说, 如果生平有幸能够参观陈东升的收藏室,一定不要欣赏忘了最具代表性的一幅收藏品——《黄河颂》。这幅画作是著名油画家陈逸飞为了配合1969 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而衍生的著名作品,在黄河边的村落构思,在上海完成。

据说,《黄河颂》 是组织分配的任务,并不是陈逸飞选择创作的题材。这样的情况在新中国刚成立时很常见,有不少画家就是通过组织分配任务,完成作品后被世人欣赏进而扬名立万。在起初创作时,这幅画有一个前身。之前的《黄河颂》表现的是一个头上包裹着毛巾的民兵,远处有几头羊,放羊的民兵目光朝向远方。随后陈逸飞又创作了第二幅《黄河颂》,把主题定在了人物身上,由民兵变成了一个守卫黄河边疆的战士,画面干净利索,肃静庄严。

陈逸飞,《黄河颂》,1972年作,布面油画,泰康人寿收藏

1997年陈逸飞在采访中表示:“《黄河颂》最初的构想是画一个扎着头巾的羊倌,仰天高唱信天游。反复思量之后发现这种表现方式几乎是在诠释《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便毅然舍弃。转而改成一个红军战士站在山巅,俯瞰祖国山河。”将画作的主题由羊倌变成黄河边疆战士,这是一个重要的改变,不仅将战士的形象与革命意义显现出来,同时又对英雄形象进行重塑与提升,既符合了任务要求,又对画家自身的内心情感有一个交代。对此,陈逸飞说,“我自以为很美, 既英雄又浪漫。”

也有鉴赏家认为,后续的战士形象符合当时强调的“三突出”“两结合”原则,不仅体现了毛泽东主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精神,同时也表达着人民自强,翻身做主人的强烈愿望,这也是《黄河颂》画作得到升华的最终内涵。
 
一幅优秀的作品,总会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意义被人重视和喜爱,这是画家所要表达的精神,也是作品独具的魅力。也许正是因为领悟到《黄河颂》的年代意义和价值,2007年5月,这幅画作在嘉德拍卖会进行竞拍时,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广泛热议和关注。开拍时,画作从最初始的2000万元人民币竟然一路高歌上涨到3600万元,加上拍卖行的提成佣金共计4000多万元,一度成为当年画坛拍拍卖最高的作品。

泰康人寿的收藏及公益之路

除却最具价值的《黄河颂》画作,陈东升从1993 年踏入收藏界,还收藏了众多姿态各异、颇有故事的艺术品。书法、绘画、艺术工艺...这些收藏品有序地安放在一处, 静默地让欣赏者品味流连,仿佛是近代中国艺术与现代中国艺术的严肃对话。

在这些藏品中,值得一提的是大型工笔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幅画作以开国大典为主题,是当代著名书画家马泉的代表作品,创作于1983年。马泉创作这幅画时,画坛已经有一幅同类 并且家喻户晓的油画《开国大典》,是画家董希文在1953年创作的。为了避免和经典产生雷同,马泉另辟蹊径,通过大胆的用色和写实技法,重点突出开国领袖的高大形象。还有装置作品《对话》,由中国女性行为艺术家第一人肖鲁制作而成,这幅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她个人情感方面的失落和困感。徐唯辛的代表作品辛的代表作品《众生相》更是表现了画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思考。极具艺术价值,堪称“鸿篇巨制”。也许是陈东升个人的成长背景原因,他总是对代表家国情怀以及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艺术作品情有独钟。他说:“我们在收藏这件事上是很纯洁的。也就是说收藏是完全不出于个人利益观念,而是为了更长远的未来而考虑。”

1996年,以“回馈社会,融入中国大众生活”的泰康人寿正式成立。这家专注为大众提供保障权益的企业,在董事长陈东升的影响下,向兼具收藏和公益的道路上一路疾驰。从创立之初,泰康人寿就大力支持现当代艺术,每当市面上有作品要拍卖时都以公司名义竞拍。在陈东升看来,这种举措是在以实际行动资助艺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艺术文化的作用。据统计,泰康人寿从起步到现在已经资助一百多位艺术家做了三百多场的艺术品展览。另外,为了感谢母校武汉大学的培育之恩,陈东升携手泰康人寿斥巨资筹建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并向馆内捐献大量藏品。万林博物馆开馆当日,70余件泰康精选藏品被展出,展品从20世纪30年代到如今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包含油画、摄影、书法等。为了完成将万林博物馆打造成“华中地区知名的美术馆”这一梦想, 陈东升还向各大美术展馆学习,不断吸取新的知识与资源,举办各种展览宣传艺术文化。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关于陈东升及泰康人寿的独特收藏理念,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范迪安有一篇文章描述得恰到好处:“陈东升本人做事如水, 平稳行事。自己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不人云亦云,为别人所动。”陈东升也表示:“一个企业不可能花大量的资金去收藏东西,也不可能倾尽所有去买完所有东西,重要的是这个收藏的过程,可以五年,可以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百年,等到一百年的时候,泰康人寿就有很雄厚的收藏基底了”
 
经济学出身的陈东升深谙复利效应, 他对泰康人寿和收藏方面自有一套规划。的确,他们不可能买进所有的艺术收藏品,但是他们却能倾尽所有,让有意义有价值的藏品流芳千古。

收藏中的大智慧:关注学术文化

回首往昔,不论是嘉德拍卖还是泰康人寿,已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几十年。陈东升以一己之力,为早期的拍卖和收藏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当谈到创办企业和收藏的收获时,陈东升认为钱币会贬值,但他热爱的收藏艺术会永久保值,而最大的收获就是与自己的藏品共同成长,在不忘初心的同时把事业做大。“ 艺术和商业是一对孪生子, 它们从来没有分离过,艺术在发展,时代也在进步,商业可以推动艺术的发展,艺术也能促进商业的进步。”


来自嘉德竞拍的统计显示,2010 年嘉德四场拍卖总交易额达到了12.9亿元人民币。书画作品全年共成交一万一干余件,总成交额高达55.4亿元人民币,其中四件商品突破了亿元大关。另外同年竞拍的还有瓷器、家具、中国油画、雕塑、邮品、钱币、铜镜、古籍善本等,总成额高达75.5亿元人民币。面对这些数字,陈东升说他创下的成绩印证了从古至今的一个真理:“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而他这个有心人,正是运用自己的收藏智慧,才走上成功之路的。

他的收康智慧究意是什么?为什么能够支撑着他和他的企业一同走下去?其实,就是对艺术的欣赏、对保值艺术品的洞见,以及甘为艺术奉献的精神。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地陈东升一直不忘关注艺术新生代。在成立泰康人寿后,他花费巨资建立了泰康顶层空间,作为非营利性艺术机构,目的是对泰康人寿的藏品进行高标准的筛选和分层,并将它建成一个从“九十年代初期一九十年代中期一 如今” 的国家级艺术藏馆。不仅如此,泰康顶层还对当今艺术创作加以支持与鼓励,对已经成熟的艺术家和正在发展中的艺术家进行资助,以此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培养新人才,灌输新鲜血液。

其实,面对如今艺术圈的明争暗斗、争名逐利的乱象,陈东升倍感无奈与遗憾。他欣赏年轻艺术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与魄力,所以,他想凭借泰康空间的资本资助,通过新旧结合的方式,运用成熟的方法培育未来的年轻人,为他们创造适合成长进步的空间,并期待这些精英最终大放异彩,成为新时代中国艺术领域的主力军。“ 我们不需要有太多的康定斯基,但我们应该有推波助澜的能力,去寻找那些不被世人所知的艺术家。”在陈东升看来,他更倾向于当代年轻的艺术家, 因为这群人不仅有活力有想法,同时他们所拥有的创造力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是老一辈艺术家无法比拟的。“当年我决定下海的时候,完全是凭借自己的眼光与感觉,觉得中国就缺乏艺术拍卖,那我就要去做。所以有了今天的成就。如今,我想激励与帮助更多有这样想法的人去做这件事,因为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从白手起家创办第一个拍卖行,到如今被美国专业艺术杂志《ArtAuction》“全球艺术年度百强权力榜”评选为“2011年度全球最重要的艺术赞助人”。陈东升完成了多重角色的转换,却持续不忘对文化的尊敬与追求。他一直坚持关注学术与文化艺术的发展进程,不为了收藏而收藏。这种收藏智慧让他并不关注陈逸飞的画作《黄河颂》价值又上涨了多少倍,也不关注肖鲁的行为艺术《对话》对艺术界造成了多大影响,他只关注当今艺术的创新进取,只默默收藏并传承这些美术史上的珍品,并期待新生代艺术家们能创作出新的艺术。

2012年9月20日,陈东升荣膺第二十一届万宝 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这代表了世人对他在艺术文化领域所做贡献的肯定。盛典上,他表示:“这个奖项是颁给中国当代艺术,颁给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而中国当代艺术定会成为主流艺术!”

2012年9月陈东升先生获膺第21届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

总结
陈东升认为,艺术和商业是一对孪生子,商业能推动艺术的发展,艺术也能促进商业的进步。与其说他是在商业领域开疆拓土的企业家,不如说是专注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播者。他引领嘉德国际和泰康人寿在公益和收藏的路上一路疾驰;培养艺术领域的优秀年轻人,资助100多位艺术家举办近300场展览;他对未来满怀希望,期待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世界主流艺术。他对艺术的欣赏和奉献精神让人敬佩。


作者简介

郭晓林,四川绵阳人,清华大学EMBA,美国赫斯莱茵大学MBA。资深藏家,企业家收藏网创始人、卡酷尚集团、珍稀奇文化创始人、阿里巴巴创业神灯计划十大创始人之一,同时兼任深圳市商业联合会、清华博商同学会、深圳四川商会绵阳市总商会、深圳绵阳商会、三台县在外人才联谊会等多个商协会副会长及以上职务。目前著有《商业理想国》《商界理想国Ⅱ》《川商精神》《互联网收藏变局》等。

本文摘自郭晓林《企业家收藏故事》第五章节
 

珍稀奇打造企业家收藏交流学习的综合信息平台——企业家收藏网

0

注: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删除!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