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汉唐之时,玉壶便已有了特殊的涵义,它指代的是一种玉制的壶形佩饰,由皇帝颁发,其中寓有敬老、表功之意。
不但如此,古人对壶,还有一种神秘的崇慕感。
《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中就叙述了东汉费长房见市中有老翁悬一壶卖药,集市一完便跳入壶中。 费长房觉其不俗,便拜叩老翁并随其入壶,见壶内玉堂富丽,酒食俱备,方知老翁乃是神仙。
因为这个故事,玉壶也时常被后世的文人墨客用来指代仙境。以至于天上明月,也时常被文人墨客们以“玉壶”代称之。宋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词: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其中的玉壶,所指的,就是明月。
上面的故事是则传说,但关于玉壶还有一件真实的故事。
雍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开明的 皇帝,在位13年,将空虚的国库殷实,足有上亿两白银,为康乾盛世做出了巨大贡献。
雍正吸取了朱元璋等人的教训,对于治理贪官另开新路,除了抄家外,还增加两条:一是连坐,贪污者犯法,其家人也会受到牵连;二是观刑,文武百官去刑场观刑。因此,雍正时期的治贪效果非常理想,收缴的赃款相当于 大清当时财政收入的两倍。
1730年,言官弹劾两 江总督唐尧文贪赃枉法,因为唐尧文任职期间政绩优异,而且所汇报的贪污数额较小,因此朝廷很多大臣上奏,希望能从轻发落。雍正却不顾这些,依旧下旨让李卫带人抄家。抄家的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抄家清单上仅仅人参一项就达到2000公斤。
雍正看着这份清单,非常生气,留意到最后一项,只是画了一个玉壶,没有标注名称,是新疆和田玉所制,壶身上还镶嵌着珠宝。雍正拿到玉壶,把玩一番后还是不知其用途。向玉壶倒入清水,不久里面就会散发香气,大臣们有的猜测是盛酒的,有的猜测是装香料。
几天后,李卫找来唐尧文的一个下人,他说每天都见到此玉壶,非常熟悉其功效,但因为第一次见九五之尊,吓得不敢说话,于是雍正令他写在纸上。当雍正看到纸上的字后,万分震怒,第二天下旨将唐尧文满门抄斩。
原来,纸上写了两个字“溺器”,白话就是尿壶,雍正把玩一个尿壶好几天,能不生气吗?这件事发生后,文武大臣再也没人敢开口求情了。
时至今日,玉壶仍然为世人所钟爱,而它的造型,也在岁月的洗礼中,吸收各式各样的因素而变得愈加丰富多彩,并且用名贵玉石做成的玉壶,每一把都独一无二,十分珍贵!
近日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白玉提梁茶壶拍出7500万港币高价,这件珍品玉壶使得和田美玉再次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众多拍品中为何这件玉壶独得买家青睐,不得不说这与清代玉雕工艺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玉质器皿中,玉壶又是工艺最为复杂,对玉料要求最高的玉质器皿之一。因此,相比于其它类玉器,清代制作并遗留下来的玉壶并不多,北京故宫博物院目前所藏清代带柄、带流的玉执壶不过五十余件,这其中大多为乾隆时期所作。
这件白玉羊首瓜棱式铜镶珐琅提梁壶,以和阗上等白玉雕琢而成,玉质细腻温润。器身以十二瓣瓜形为圆腹,壶盖与足亦均分十二瓣。盖钮以多瓣瓜造型层层相迭为宝塔形。最精致者为壶内及盖内亦打凹分瓣,与外腹之十二瓣形成呼应,盖、壶以子母口相合,严丝合缝。
玉壶以羊首为流,羊角、耳、眼、胡须、牙齿甚至鼻翼等处均雕琢精细,栩栩如生,阴刻线纹丝不乱,细部打磨抛光亦光滑细腻,处理精当。玉壶以錾刻花卉纹饰的鎏金铜柄为提梁,在提梁的顶端、梁身及提钩处均以铜胎掐丝珐琅装饰,精美的珐琅如意云头提钩及梁身镶嵌的三条珐琅鱼为提梁玉壶增添了动感韵律。
整体看来,提梁玉壶用料上乘,做工精湛,后期打磨抛光亦十分到位,一望而知为清代乾隆时期的宫廷玉雕精品。
同样造型的提梁壶还有两件,一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为著名职业电影制片人,奥斯卡获奖者约翰。伍夫爵士(Sir John Woolf)旧藏。
关于“玉壶”的赞美,最有名的便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诗中有云,“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中的“玉壶”是用来形容人的内心纯洁无瑕,就像冰一样晶莹清澈,像玉一样明亮通透。它是赞美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表达出一个人淡泊名利,心境纯真直率,性格质朴这样的特点。玉壶是中华玉文化中“玉德”、“玉灵”、“ 玉瑞”的体现,并与茶文化的“茶韵”“茶禅”“茶礼”巧妙结合。从玉壶的工艺与寓意上看,这件作品都是上乘之作,它的文化价值、时代内涵都是一个时期历史的展现,或许收藏品的魅力便在于此,将历史永远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