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鉴藏知识 » 正文

收藏路漫漫,一夜暴富还是一夜返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10
 文玩界里的造假案层出不穷,涉及的金额也是屡攀高峰。文玩界出名的造假案是谢荣根造假的“金缕玉衣”,2011年据京华时报等媒体报道,商人谢根荣凭借两件假的“金缕玉衣”取得银行信任,不但为之前6.6亿的借贷做担保,又获得5000万元贷款及4.5亿元银行承兑汇票。

实际上,这两件“玉衣”是由北京中博雅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委员会主任、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特聘鉴定专家牛福忠串起来的,用的是谢根荣给他的玉片。

牛福忠向法庭出具证言说,这两件“玉衣”并不值多少钱,但谢根荣坚持要求他帮忙找专家做鉴定和评估。随后,牛福忠找来了世界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主任王文祥、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主任杨富旭、中国宝玉石协会原秘书长李劲松、原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史树青(已去世)5位专家。牛福忠证言显示,这5位专家给玉衣写了个文字说明,出了个评估价24亿元。作为回报,谢根荣给了他们几十万元的评估费。谢根荣一审被法院以贷款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被评估报告蒙蔽了双眼”的颜林壮和赵峰,因犯违法发放贷款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被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和19年。

 

图片1

伪造的“金缕玉衣”

 

图片2

杨富旭中国宝玉石协会原副会长、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主任

 

图片3

杨伯达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系玉器硕士研究生导师

 

图片4

史树青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北京大学考古系研究生导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等职,2007年因心脏衰竭去世。

对于大众关心的文物专家马未都曾说:“文物造假古来有之,自打有收藏的意识以来,造假一直伴随着收藏。收藏练的就是眼力,玩的就是心跳。在现在食品乃至药品都有人造假的时候,古董没有造假的现象,是不太可能的。”由于古董收藏行业的特殊性,过去热衷收藏并且能够承受住这种造假带来的后果的人,都有较强的经济能力。

 

图片5

马未都

“藏品造假很严重,70% 80%都是假的。特别是拍卖行出现之后,经营形式有变化。不只是有兴趣的藏家买,一些权贵阶层的有钱人也在买。这些买家不差钱,但精品文物数量有限,没有假货才怪!”一位瓷器店主说。

艺术品资源是有限的,面对巨大的需求,造假不可避免。想要通过藏品一夜暴富?更可能的是一夜返贫!很多人都幻想着通过收藏捡漏一夜暴富,那是否真的能通过收藏一夜暴富呢?马未都告诉我们,确实有过有人买一件藏品获利百万甚至更多的例子,但是,一夜返贫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例如把全部财富赌在一件东西上,如果东西是假的,那一夜返贫就太正常了。而且在历史上这种例子还很多,因为大部分的投资者都有赌博心态,有赌博心态,那就有极大的可能会失手。

如果想要将收藏品看做投资理财的工具,那么切勿贪财。毕竟捡漏暴富的几率跟中彩票差不了多少,而且只要不贪心,平时谨慎一些,可以杜绝大部分的骗局。而且收藏其实最讲究的应该是乐趣,价格高低应该属于锦上添花,而不是追求暴富。

收藏投资艺术品,切忌相信一家之言,首先自己要不断学习更多的关于藏品的相关知识和历史,多听听权威专家的讲座,面对收藏市场,不要人云亦云,藏友们应“理论先行”,修炼自己的历史、文化内功,并且“广交好的藏友”,利用展览、拍卖的机会多去接触实物、仔细观察。

珍稀奇打造企业家收藏交流学习的综合信息平台——企业家收藏网

0

注: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删除!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