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大朴之美:北朝青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21
近年来,北京艺术博物馆倾力打造了“中国古瓷窑大系”这一鸿篇巨制,让土掩千年的古瓷窑重新登上精彩的舞台。展览虽然早已结束,但每每翻开当时的图录与照片,还会有沉下心境来细细品味的雅趣。

 

恰巧今天看了巩义窑、邢窑及正在编辑的磁州窑“窑火初燃”部分,那些创烧时期的北朝青瓷,都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器皿,看似寡淡、简单、粗糙,但却耐人寻味,有时还会瞬间忘却了身处的环境,似乎全然不见周围过于矫饰的色彩。因为越是大朴的瓷器,则越见拉坯之功力,也越是难以烧造。

 

回望北朝社会,那是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的复杂社会,套用今天的观点,它既是一个历史时期,同时又是具有鲜明人文地理意义的历史概念。

 

当时的北朝与南朝对峙,长期陷于战乱局面,故瓷业生产在北方出现较晚。直到北魏孝文帝494年迁都洛阳,大大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吸引了大批南迁居民回归。这些回归居民带回了南方越窑先进的青瓷烧造技术,最终迎来了北方青瓷烧造的辉煌时代。

 

北朝时期烧造青瓷的窑炉称馒头窑。典型窑场除了河南巩义窑与河北邢窑外,还有河北曹村窑与山东淄博窑。北方这种馒头窑还因其窑室内的构造形似马蹄,也称马蹄窑。北朝时期的馒头窑虽构造简单,但却已经能够满足瓷器烧成的高温条件,故烧造出了北方最早的青瓷。

 

北朝青瓷需经选料、做坯、施釉和烧成等多个程序才可完成。瓷窑大多选在瓷土优良、燃料充足、水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的浅山丘陵地带。制作过程,首先要选择优质的块状瓷石,再经粉碎、过滤、陈腐等工序,然后方可作坯。作坯的成型方法,主要是用快轮拉坯,底足部位采用旋削工艺,因技法十分纯熟,故器物造型普遍规整,足端削棱,形成倒角,制作干净利落。

 

此外,邢窑还出现了模制工艺。从河北内丘县邢窑遗址出土的一件北朝时期素烧陶扁壶印模可以看出,其为双模合印,边缘有合模印记刻线,图案雕刻清晰,是模制工艺的典型工具。

 

北朝青瓷,多采用浸釉或荡釉法施釉。圆器内壁满釉,内底积釉现象较为明显,外壁施釉不到底(称为半釉),有明显的垂釉现象,有的积釉部位釉层较厚,色调较深,甚至呈现黑褐色,有强烈的玻璃质感。釉面有十分明显的开片现象。

 

北朝青瓷的垂釉现象

北朝青瓷的垂釉现象

 

相对南方青瓷的悠久历史与完美工艺,北朝青瓷的釉色也毫不逊色。以1974年磁县讲武城乡东陈村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尧赵氏墓出土的青釉细颈瓶、1978年磁县大冢营村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茹茹公主墓出土的青釉覆莲纹六系罐和仰莲瓣纹器盖为典型代表,釉色淡雅,釉面光润,十分美观。

 

北齐时期,以曹村窑为代表的北朝青瓷,极少量的开始使用化妆土,同时因釉中氧化铁含量的变化,釉色有了青色与青黄色的不同区别。

 

北朝青瓷的烧造方法较为简单,尚未出现匣钵装烧法,而是采用明火烧造。分摞烧和单烧两种。瓶、罐等大件器物为明火单烧。盘、碗类小件器物则以三叉支钉为间隔进行摞烧,故器内底常带三个支钉痕。

 

采用支钉支烧法,大大节约了窑位空间,从而增加了产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尽管如此,但是间隔窑具与摞烧技术仍不能满足当时人们对于瓷器质量与产量的双重追求,故后来,尤其是在唐代以后,便普遍使用匣钵装烧法了。

 

北朝青瓷的造型十分丰富,除杯、碗、盘、豆、钵、盆等外,还有大小型号各异的罐类与瓶类器物。

 

北朝青瓷豆

北朝青瓷豆

 

碗、杯为直口,深腹,底部附圆形饼状实足,足端外撇,底心微凹,边缘削棱一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盘腹有深有浅,分圜底和大平底两种。

 

钵分直口与敛口,唇沿内卷或外高里低呈斜坡状,均为小平底,深曲腹。

 

豆为大盘口,口沿外撇,喇叭状高足,足沿向上卷。

 

盆为平唇外撇,弧腹,饼状实足,足端外撇,底心微凹,边缘削棱一周。

 

罐为盘口,肩部置四系,弧腹,小平底。

 

瓶为侈口平沿,细长颈,扁圆腹,高饼足外撇。

 

整体上看,北朝青瓷以实用器为主,普遍胎体厚重、粗犷、质朴,与南方青瓷清新秀丽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造型种类虽不及南朝青瓷多样,但功用已经细化,基本可以满足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多个层面,说明北方人们生活品质有了很大提升。

 

北朝青瓷的装饰较为简单,主要是在胎上刻划弦纹进行装饰。如在碗、盘、钵、盆的口沿部位刻划一道弦纹,而在瓶的颈、腹部刻划数道弦纹等,具有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

 

北朝青瓷瓶上的刻划弦纹

北朝青瓷瓶上的刻划弦纹

 

东魏、北齐时期,由于佛教兴盛,个别青瓷上开始出现浮雕莲瓣纹装饰,尽管制作手法比较简单,但却颇具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北朝青瓷仰莲瓣纹器盖

北朝青瓷仰莲瓣纹器盖

 

北朝青瓷历经隋代发展,终因白瓷的兴起而逐渐走向衰落,至唐代时基本为黄釉瓷所取代。唐代以后,北方白瓷成为了主流产品,统领半壁江山并与南方青瓷平分秋色,由此确定了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因此,北朝青瓷的出现,不仅是北方制瓷技术的重大突破,同时为白瓷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

珍稀奇打造企业家收藏交流学习的综合信息平台——企业家收藏网

0

注: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删除!

 
关键词: 北朝青瓷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