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震后文物怎样保护:需科学有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12  来源:人民网
       8 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这次云南省14年来最大的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对文化建设和文化设施造成严重破坏。鲁甸县级文保单位龙头山镇龙泉清真寺全部垮塌;云南省级文保单位鲁甸拖姑清真寺、昭通市级文保单位桃源乡龙头山清真寺等都在地震中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巧家县级非遗项目“土法造纸”传习所也受损严重。在争分夺秒抢救灾区人民的生命时,怎样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个需要借鉴经验、集思广益的问题。
  侯卫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受损古建筑急需临时性保护
  震后的古建筑修复理念与平时的古建筑修复不同,地震造成严重损坏的古建筑急需临时性保护,要科学维护现场,进行详细记录。此前,汶川地震时,很多古建筑倒塌,一些重要资料信息永久地丢失了。随着震后古建筑周围环境的改变,古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会发生变化。我们应该尽可能在震后的第一时间对受损的古建筑实施保护,这对今后恢复原有古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至关重要。
  地震灾害的频发,也给古建筑防灾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过去,我们强调加固维修、保护遗产,但在防灾标准方面,相应的准备措施还不充分。今后,无论是制定规划、政策还是采取实际措施,都应当针对各地的不同情况把防灾作为重要内容。文物、工程等部门应该就各地木结构、砖石结构等不同情况,制定规范的古建筑防震细则。此外,对于旅游区的古建筑群,还应为游客设立一些避难设施。政府应加大文物防震财力、物力方面的投入,文物保护工作者应注重文物防震的技术研究与开发。
  同时,我们还应将提前预防和文物保护结合起来。目前,大多数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人员对防震系统知识的了解不多,防震工作人员对相关文物保护情况也知之甚少。国内应该尽快培养一些既懂防震技术又懂文物保护的专业人才。有了人才的储备和保障,才能根据保存地点的实际情况,科学实施可行的保护方法。
  吕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对古建筑相关数据的测绘与收集很重要
  一直以来,我国的古建筑很少绘制全面详尽的建筑图与结施图。地震给景区古建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又因这些古建筑没有详尽的建筑图与结施图而难以进行重建工作。
  在古建筑修建之初,设计者对建筑的规模、平面布局以及空间机能等都有深思熟虑,其建筑内部空间、外部空间以及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对古建筑进行科学、准确的测绘,在测绘的过程中,准确绘制古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等建筑图与结构图。无论从建筑外观、内部结构,还是色彩处理、建筑装饰、图片影像,都真实客观地记录古建筑的现状。在进行古建筑修复与保护,以及“修旧如旧”的重建工作中,这些都是最直 接的参考资料。文字是对古建筑的现状,包括其历史文化、建筑规模、外观风格、空间布局、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客观记载,这种古建筑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也非常重要,也是影响古建筑修复与保护能否顺利进行的直接因素。
  向云驹(民俗专家):非遗可借鉴“异地存放”式的保护
  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损毁可以进行修复,甚至可以重建,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消失、传承人没有了,民族文化的根脉就断绝了。
  地震引起的环境改变,相当于传承活动的更改和永久性的搬迁,导致非遗传承延续性受阻。在震后抢救非遗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尽快把值得保存的东西征集起来,并进行非物质遗产的抢救性采录和收集。收集采录的范围除了访问、记录、录音、录像等手段以外,还应该保护民众生活中常用的民俗文物、民俗实物,如经书、唱本等。
  目前,国际上某些机构和国内一些重要部门对重要的档案和科技含量较高的资料已经采取了“异地存放”式的保护,以保证其安全性。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的长远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独有性和杰出性着眼,我们也可以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异地存放”式保护,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资料的安全。
  如何恢复和重建受到重创的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抗震救灾中,我们既要让广大灾区群众“身安”,更要发挥重要的民俗活动及仪式在人们心理安慰方面的优势,努力使灾区的群众“心安”。

珍稀奇打造企业家收藏交流学习的综合信息平台——企业家收藏网

0

注: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删除!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