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国内外收藏市场对五彩瓷的不同态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11
      五彩瓷  企业家收藏
五彩瓷欣赏

      五彩瓷成熟于明代,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高峰时期,分别为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和清代康熙时期,两者风格相近,又各具特色。国内外收藏者对五彩瓷的热度不尽相同,今天小编就带您分析下国内外收藏市场对五彩瓷的不同态度。

目前所见最早的青花五彩瓷是宣德时期的官窑作品,传世极少,仅见西藏萨迦寺有收藏,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遗址有少量出土,相信宣德窑五彩在明中期也难为藏家所见,更谈不上外销了。中外对五彩瓷器的态度分歧始于万历时期,万历五彩深得当时日本社会的喜爱,许多五彩瓷器销往日本后为上层人士所珍视。入清以后,日本人仍然痴迷于五彩,不惜重金求购,国内也因此出现了仿造之风。

而在当时的国内,五彩瓷并未像在日本一样受到推崇,青花瓷才是主流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青花瓷十分普及,至今国内留存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也很多。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清初,时人叶梦珠在其著作《阅世篇》中对嘉靖一朝青花尚且推崇至备。晚明时期,随着外销瓷器市场的扩大,瓷器大批涌入欧洲诸国。欧洲社会对五彩瓷器的钟爱并不逊于日本。由于五彩瓷器的色彩对比强烈,在视觉效果上与欧洲建筑的居室装饰色彩十分搭配,故大为流行。欧洲商人遂大力收购并运往欧洲销售,造成了五彩瓷出口数量巨大。可以这么说,明中后期景德镇生产的五彩瓷大部分是专为海外市场制作的。

清以后,清政府实行禁海令,景德镇瓷器外销被迫中断,中国的五彩瓷器被日本生产的“伊万里瓷”代替来满足欧洲市场的需要,由此可见欧洲社会对五彩瓷的钟爱。当清廷收复台湾后,重开海禁,瓷器贸易旋即重新步入繁盛期。

康熙五彩得以大力生产并且水平高超独步有清一代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有着强劲的海外市场推动。当时绝大多数五彩瓷器的生产是基于外销的目的,因此留存在国内的甚少,这也是为什么五彩瓷在国外比在国内多见的主要原因所在。

同时期国内社会对五彩瓷的态度却与国外截然不同。有清一代的官窑瓷器,除了康熙一朝有五彩外,其他时期多为青花、粉彩、单色釉,清代民窑也很少再生产五彩品种,除了光绪时期出于仿古谋利的目的才有大量仿制以外。这就说明在康熙以后的100余年里五彩瓷器几乎被国人忽略了。

正是由于欧洲人、日本人长期以来对五彩瓷情有独钟,在这种传统的审美和收藏心态支配下,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国外古董商纷纷来华收购在中国国内留存的五彩瓷器。当时国内藏家多偏重宋瓷与永宣青花、雍乾官窑,认为五彩俗气,不够高雅,因此价位也甚低。一些精明的中国古董商趁此机会大量的为海外收购五彩瓷,造成国内的五彩瓷器严重流失,在国内留存下的精美者甚少,故今天的国内收藏群体难以接触到上好的五彩瓷器,自然也就无法激发他们的收藏欲望,更谈不上五彩瓷的专题收藏了。较之于其他品种,如青花、粉彩、斗彩等,五彩瓷明显缺乏一个收藏的历史传统。

五彩瓷在海外市场上最辉煌的一笔是在200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以高达4404.475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成交价最高的中国瓷器,直到今天也被业内津津乐道。此后,五彩瓷在海外市场上虽然未再有如此惊人的表现,但也屡屡创出佳绩。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五彩龙纹出戟花觚以474.25万元成交。2003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以434万元成交,一件清康熙珊瑚红地五彩牡丹花卉纹碗以386.51万元成交。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五彩荷塘鸳鸯图蒜头瓶以428.24万元成交,一对清康熙五彩果鸟图碗以549.96万元成交;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珊瑚红地五彩花卉内绘果实纹碗以428.24万元成交。在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对清康熙五彩果鸟图碗以549.96万元成交。

而在内地拍卖市场上,五彩瓷根本无法体现出应有的市场地位,能获得较理想价位者寥寥,目前市场最高价为一对清康熙御制珊瑚红地五彩九秋图碗以495万元成交,此外,清雍正五彩山水人物笔筒以220万元成交,清康熙珊瑚红五彩花卉纹碗以165万元成交,明万历青花五彩人物图盖罐以121万元成交。

虽然内地藏家这种审美传统绝非一朝半夕所能改变的,但对五彩瓷在海外市场上的受追捧也不应该再继续视而不见下去了,同样内地的拍卖公司也应该在五彩瓷市场的培养上多下些功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五彩瓷在内地市场上会大放异彩。

 

 

珍稀奇打造企业家收藏交流学习的综合信息平台——企业家收藏网

0

注: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删除!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