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美术馆十大镇馆之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21
   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都在哪?除去那些被神秘富豪收藏的部分,一般来讲,就在各国的博物馆、美术馆里了。这些富豪们再多钱也买不着的珍贵艺术品,被国家的力量很好的保存了起来用以公众教育事业和国家形象展示。但并不是所有的宝物你都有机会亲眼一见,时值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来看看,咱们国家最顶级的美术馆里,那些难得一见的十大镇馆之宝。

NO.1 罗中立《父亲》 1980年

罗中立于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深造。1982年罗中立留校任教,1983年赴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深造。毕业后回四川美院任教,现任该院院长。

1975年罗中立在大巴山区雨夹雪的除夕之夜遇到一位守粪的农民,开始构思,并于1980年创作了这幅作品,1981年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时获一等奖。罗中立借鉴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领袖像般的巨幅尺寸,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大巴山区的一位农民形象,具有充沛的情感和强烈的视觉张力。画中,老人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沟壑,干裂的嘴唇,只剩下一颗牙,已经破伤的手捧着一个旧瓷碗,模糊在阴影中的深邃目光中既有沧桑、温顺,又有企盼和希望。技法上,画家在颜料中掺入了一些颗粒,使画作中人物的皮肤看上去更加粗糙。画中这位饱经沧桑却又对生活充满希望期待和乐观的普通农民,是无私奉献自己养育儿女的父亲的代表。《父亲》冲破了原有美术观念和样式化的束缚,用真切的情感和平视的手法真实地揭示了人民的心声,这种真实的人性“美”,震撼人心,引起了社会对这幅画的关注,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反响,从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NO.2 吴作人《齐白石像》 1954年

吴作人(1908—1997),安徽泾县人。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入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1928年春入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秋季转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在徐悲鸿画室学习。1930年赴欧洲留学,先后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和比利时布鲁塞尔王家美术学院学习。1935年回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1946年任国立北平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9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等。他在素描、油画、艺术教育方面都造 诣甚深。

《齐白石像》是吴怍人的代表作品,堪称现代中国油画中富有民族气派的典范性作品。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吴作人此时正值创作的高峰期。画面上齐白石安坐在紫红色的沙发之中,宽厚的体魄及深色睡帽和虾青色大袍衬托出的鹤发童颜,显示出阅历深厚的老画家端庄安详的心境。而对于老画家的五官尤其是眼神的刻画,以及右手拇指与食指摆弄笔管的习惯性动作的绝妙处理……这诸多细节和整体造型相呼应,准确地画出了齐白石的气度和风采。没有过多地追求明暗块面和色彩冷暖关系变化的平光处理以及大片空白的运用,也与齐白石这位中国画大师的民族艺术格调极其相谐。从此作也可看出,肖像画“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的艺术规律。俄罗斯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馆长札莫希金评价这件作品:“足以和列宾的《托尔斯泰像》相媲美”。

NO.3齐白石《工虫册页》1924年


齐白石(1864─1957),20世纪中国画大师,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湖南湘潭人。出身农民,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成为中国画变革创新的代表人物,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1917年齐白石与陈师曾在北平相识,陈激励其独创的精神,劝其变法。齐白石57岁时开始了著名的“衰年变法”。他说:“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他创作的红花墨叶和工写相间的花鸟画新风格,融合了文人趣味和民间趣味于一体,成就了活泼自由的新境界。

这套1924年的工虫册页,是全面展现齐白石寻 求变法突破时期的作品。他在深厚的传统功力基础上,以自己摸索出来的一套为“万虫写照、百兽传神”的笔墨技巧,成功地实践了他所坚持的“妙在似与不似之 间”的信条。白石老人曾说,画虫“既要工,又要写,最难把握”,“粗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神似”。他捕捉大千世界渺小生命的一举一动,将植物花卉和昆虫搭配,花瓣、枝干恣意描绘,黄蜂、墨蛾、蚂蚱、蝈蝈等动物则穿插其中,或栖息树叶之上,或追逐于花阴之下,或振翅欲飞,栩栩如生、跃跃欲 动。作品表现技法多样,兼工带写,一方面,蝈蝈腿上的刺毛根根毕现,蝈蝈肚子的柔软质感、黄蛾双翼分布的筋脉都刻画的非常细腻,另一方面,枝干简括勾写,花叶大笔渲染,两者有很大的视觉反差同时在意趣上又是统一的;构图或斜倚、或垂直、或对角,整本册页动静结合、疏密搭配。此外,他所画的必是自己所见过 的,与自己作为劳动者出身的情感结合起来,把旧文人笔下常有的赢弱伤感一变而为爽健盎然。这件作品中,齐白石以率真老练的笔法和鲜艳亮丽的色彩,表现了大自然的一派生机。

NO.4靳尚谊《塔吉克新娘》 1984年

靳尚谊,1934年生于河南焦作。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1957年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原中央美院院长。现为国子监油画艺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塔吉克新娘》创作于1983年,这一阶段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转型期,人们的精神空间得到释放,中国油画面临着新旧观念与东西文化的抉择、画面技法与思想内涵的抉择,整个画坛众说纷纭。此时,《塔吉克新娘》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格局。画中新娘恰在喜悦快要形成却终不必形成笑靥之前那耐人寻味的一霎间,给 人以神色端庄而略带几分羞涩之感,充满了东方的审美情趣。同时作者对西方油画造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注重作品体积感,采用了侧光,加强明暗反差,在色彩上加 强色块对比,凸显红色,直奔喜庆主题,从而营造强烈的艺术效果。将中国审美趣味的“意”与西方油画语言的“形”相融合,表现出现实生活中中国人的精神美、人性美,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这幅画也被当时中国油画界认定为“新古典主义”的开始。

NO.5李可染《万山红遍》 1963年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少年拜家乡画师学习传统山水。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9年入国立艺术院研究班,师从法国画家克罗多学习油画,期间得到林风眠的指导。1943任重庆国立艺专中国画讲师。1946年应徐悲鸿之邀任教于北平艺专,同时拜齐白石、黄宾虹为师。1949年后,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作为新中国山水画革新的代表人物,李可染的山水画深沉博大,画意新颖,借助写生创造了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的新的山水意象。他将西画中对光的运用引入中国画,令传统山水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层次和体积感,极大地推动了山水画的现代转型。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画坛兴起了毛主席诗意山水画的创作热潮,大批画家从豪迈激越的主席诗词里获得了山水画的创作启发。此作依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两句所作,描绘了南国深秋的壮美景象,带有鲜明的理想化色彩。作品以布置满幅的山势充满画面,巍然屹立的主峰具有纪念碑式的效果,与左侧的远山共同构成深远之感,近景树林与山间的村舍按大小层层推进,蜿蜒而上的“Z“形曲线配搭矗立的大山在构图上形成宏大效果,率先令作品获得了不凡的气势。色彩上,画面整体以重墨为底,上敷朱砂、朱膘色,大量朱砂的使用营造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磅礴气象,色调瑰丽深沉,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作品中的“挤白”,这是“李家山水”的经典程式,作者利用色墨将白色空间压缩为山间的屋舍和倾泻而下的溪流,使其成为画面最亮的画眼。整幅作品和谐地将墨色、朱砂以及“挤白”三个不同基调统一在画面中,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愈加地增添了深秋群山的雄峻气势。此作体现了作者在山川写生后提出的“采一炼十”的创作主张,手法纯熟自由,具有“李家山水”的撼人魅力,恰当地诠释了毛泽东诗词的恢弘意境。
NO.6吴冠中《巴山春雪》 1983年 
 
  吴冠中(1919 年——2010年),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吴冠中是二十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擅画油画,他的油画具有中国传统的意韵和气度;他也擅长笔墨,他的笔墨却反而有着西方抽象美学的形式美感。他是一位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超越了中西,超越了画种界限的艺术家。70余年漫长的艺术经历和艺术思想与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90年代曾提出“风筝不断线”的艺术理论,坚持艺术要有传统和生活的底蕴;世纪之初,他又提出了“笔墨等于零”的论断。这两种看似相悖的观点事实上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一种体现艺术家对全盘西化的担忧,另一种是为了提倡大胆的创新。这两种观点一方面揭示了艺术的时代进程,另一方面彰显了艺术家对中国艺术发展的敏锐洞察。
 
   本幅《巴山春雪》是艺术家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这段时间正是艺术家创作的鼎盛期,画风较之以往的偏写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走向对传统意境和形式美感的追求。画面中占据主体的山峦仅用墨笔勾勒起伏的结构,看似随意洒脱,却显示艺术家坚实的造型功底;明快的墨点点出山上深色的树丛和山脚村庄的生机盎然;片块状的淡墨深深浅浅,既拉开了山与天的距离,又让山峦显得更加立体,更同时营造了雪后初晴,斑驳陆离的美妙意境。这种点、线、面的结合,艺术家在之后的创作中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艺术家自己认为这些流动的线、断断续续的点,以及出没无常的形和彩色的跳跃与跌落,好像纷乱的雪 掠过人间春色,带给人深沉的感慨。
 
NO.7 孙滋溪《天安门前》 油画
 
孙滋溪,1929年生于山东省龙口市,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部队从事政治宣传和文艺工作。1955年进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油画《天安门前》作于1963年,是新中国红色美术经典作品之一。作品以进京游览的人们在天安门前留影的普通情景为契机,反映了在中国人心中,天安门不仅是一个历史古建,而且是新中国的象征。一代中国人以到天安门留影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人民对祖国,对天安门、对党、对领袖热爱的心情。作者吸收了新年画 的表现方法和审美特点,在构图上采用对称的格局,既近切天安门带给观者的感受,又突出画面庄重、稳定的形式美。在形象塑造上有意削弱光影关系,但又没失去对象的体积感和质感的表现;有意强调人和景物的线的组织,却又不同于单线平涂的勾勒。蓝天白云衬托着以红、黄为基调的天安门城楼,充满着温暖的阳光感。同时深色的主要人物生动有致的排列,与天安门形成了空间的前后关系。在视角上作者采用散点透视的办法,使人物和天安门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保持天安门高大的感觉。此作品具有五六十年代油画创作的浪漫主义情怀,其形式和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NO.8蒋兆和《流民图》 1943年 
 
  蒋兆和(1904——1986),生于四川泸州, 16岁赴上海以画像和从事广告及服装设计为生,业余自修素描、油画和雕塑。后与徐悲鸿结识,受其写实主义主张和改革中国画思想的影响颇深,并受到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感召,从事进步文艺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绘制宣传画和爱国将领肖像。30年代上半叶,辗转于上海、南京、北京、重庆之间,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在教学上他致力于中国画教学的改革,其中国画的造型基础课及水墨人物写生课教学原则和实施方案自成体系,颇有影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顾问。
 
  创作于1943年的作品《流民图》,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被认为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人物画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巨大成功,也显示了艺术家在抗战烽火中的拳拳爱国之情。历经三年的准备,在大量速写、写生的基础上,蒋兆和创作了这幅长约26米、高2米的巨幅历史画卷,总共绘制了百余个人物,充分显示了艺术家卓越的艺术才能。构图疏密有致,造型严谨,人物或聚或散,表现得当,同时又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和抒情性特征。画面众多人物随身份、阶层、年龄的不同,气质、个性均有差异,表情真实而丰富,都笼罩在战争的残酷阴影下,流离失所,显得绝望而无助。
 
  蒋兆和在创作这幅《流民图》的时候,北平已经沦陷。在日伪当局的眼皮子底下艺术家画一部分,藏一部分。1943年10月29日,更名《群像图》在太庙展出,观看者众多,这使日本宪兵队在几小时后就查封了会场。1944年,这幅作品又在上海展出,被没收,下落不明。1953年,其中的半卷被找到,但已经破烂不堪。直至1998年,蒋兆和夫人萧琼将残存的半卷《流民图》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NO.9潘鹤 《艰苦岁月》 1957年 
 
  潘鹤,1925年生,广东南海人。1940年开始从事艺术活动,毕业于华南人民文艺学院。1960年调入广州美术学院任教。历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终身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潘鹤的艺术生涯横跨新中国成立至今,其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充分体现了中国雕塑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前进步履。《艰苦岁月》这件作品代表了新中国雕塑在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作品跳脱了群体场面的宏大叙事,仅以老战士吹笛、小战士托腮倾听的非战斗情节表现艰苦年代的乐观精神,是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经典之作。作者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人物,饱经风霜的老战士和天真稚嫩的小战士形象鲜活饱满,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在表现形式上,作者以三角形为整体构图,同时采用大量对比手法:老少二人年龄的对比,吹奏与倾听的动静对比,横握的短笛和竖立的长枪的对比,艰苦的战争条件与两名战士乐观精神的对比,作者以精巧的构思和传神的塑造让作品获得了高度的艺术升华和强烈的情感共鸣。《艰苦岁月》曾被编入小学教材,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堪称中国雕塑史上的划时代之作。
 
NO.10 任伯年《赵德昌夫妇像》 1885年 
 
  任伯年(1840-1896),早年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为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任伯年受家庭熏陶,幼时从父学画,10岁左右便可靠目识心记为客人写真,为以后的肖像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随族叔任熊、任薰学画,并受到曾波臣、陈洪绶、费琦等历代名家和民间艺术的影响。侨居上海后,耳濡目染新兴商业都会的人情世态,他在吸收文人画诗情的同时又在文人画中逐渐加入市俗趣味;还曾在上海徐家汇天主教会办的图画馆学习过西洋素描写生,人物造型的准确性与深入刻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描画人物神形毕露。
 
  任伯年是“海派”中最为突出,艺术成就最受瞩目的画家之一。“海上画派”画家的特点是,善于将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相结合,融入世俗生活情趣,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格。此作是任伯年45岁时为外祖赵德昌夫妇所画肖像,正是其肖像画风格最为成熟时期。右上署款:外祖德昌赵公既祖妣魏太孺人之像。在这幅画中,他融精妙的肖像技法和简练的人物勾勒于一体,重点突出人物神态:注意面部明暗体积关系的刻画,主要部位仍以线概括,只在五官结构转折处,稍加干笔皴擦或淡墨烘染,增加了画面厚重感,以典型的“钉头鼠尾”描法展现其内外折转的衣纹,为了使整体画面统一,在人物衣纹线条下方辅之以淡墨皴染,使之笔法协调一致,并用干墨皴擦和湿墨罩染的方式表现出皮毛之装。画面地毯的纹饰是云鹤图案,寓意“云鹤仙境”,意为长寿、祥瑞。
 
 
 

珍稀奇打造企业家收藏交流学习的综合信息平台——企业家收藏网

0

注: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删除!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