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社会百态 » 正文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31
       每年秋季在日本奈良举办的正仓院展都会引起轰动,更有很多中国人前往日本一看究竟。今年也不例外。10月28日——11月13日,第69回正仓院展将在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展出。

这个被誉为“完完整整地保存了一座唐朝的博物馆”,到底有什么传奇?这么多人想去看的奈良正仓院展,到底去看什么?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正仓院

你不知道的正仓院

首先要说的是,正仓院并不是一个机构独有的名称。在日本奈良和平安时代,中央和地方的官厅及寺院里都会专门设置一个放置重要物品的仓库,称为“正仓”。几个正仓集中在一起被称为“正仓院”。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地方的正仓踪迹全无,唯有东大寺正仓院内的正仓一栋还保留着原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正仓院宝库。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用正仓院宝物仿制品复原的圣武天皇书房陈设

提到正仓院,不得不说到一个人--圣武天皇(701——756)。公元753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圣武天皇为其修建东大寺立坛授戒,最初受戒的就是圣武天皇。圣武天皇特别热爱大唐文化,不仅将当时的首都平城京(今奈良)打造成了一个如长安城般繁盛的政治、文化中心,还派遣了大量遣唐使、学问僧至中国,带回丰富的唐朝宝物,有的是唐代官府的珍贵艺术品,有的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西域织物。他十分注重收集这些文物,更命人对其工艺进行仿制。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献帐册

圣武天皇驾崩后,为避免触景生情,光明皇后将宫中御用珍宝与一部分原先陈设在天皇夫妇起居场所的日本仿造中国的文物捐赠给了东大寺正仓院保管,并一一记录在专门的登记册《东大寺献物帐》上。这就是正仓院珍宝最初的由来。后来光明皇后还进行过四次献宝,也都藏于正仓院的北仓。到明治时代,整个正仓院连同宝物划归皇室专有,脱离东大寺,直接由宫内厅管理,目前以正仓院之称闻名中外。

正仓院以藏品丰富著称。除了圣武天皇旧藏之外,正仓院珍藏还包括了皇室陆续的捐赠、重臣比丘等进献的宝物,以及亚洲各地来的宝物。据悉,正仓院宝物主要来源有三:一为唐代传入日本之中华精致文物;二为经由中国传入日本的西域文物;三为奈良时代日本模仿中华文物所做、或创造之物。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七条褐色紬袈裟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御袈裟箱

皈依佛教的圣武天皇,为自己制造了许多袈裟,正仓院总共保存了15件,其中一件名为“七条织成树皮袈裟”。无论是袈裟上的字迹,还是袈裟的原料、工艺,都很清楚地表明,这是一件来自中国的珍宝,并且很有可能是遣唐使带回日本的。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伎楽面 力士

现今收藏的宝物数量超过9000件,其主体是以圣武天皇的遗物为基础构成的,宝物种类包括各种材质的佛教艺术品、手工艺品和重要的佛教文书、手稿等。多数宝物的时间可追溯至公元8世纪。1998年,正仓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世界文化遗产。

正仓院珍藏不仅多,而且保存状况良好。有别于大部分古物是通过考古发掘出土、品相有所欠缺,正仓院的宝物均为传世品。其中很多都标有明确的使用年代和由来,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而最令人称奇的是,在过去的1300多年里,整座仓却未见任何残损。里面所藏宝物,包括最早入藏的文献资料,也没有太大的损失。

当然,正仓院之所以能幸存至今,主要还是因为它与日本皇室千丝万缕的联系所带来的“特殊重视”。东大寺的僧人每年都会对正仓院进行检修,并尽量保证其不受外人干扰。这项工作上千年来从未中断,加上良好的安全设计,使得正仓院得以安然无恙地保存至今。 

为何中国人对正仓院展如此感兴趣?这与正仓院藏品有关。相比国内留存下来的唐朝器物并不完备,且多依赖于考古发掘,正仓院里珍藏的唐朝文物不仅多,而且品相完好,规格极高。它们多数是当年的遣唐使和留学生带回皇室典藏的:各种书画、佛经、乐器、生活器具、薫香、服饰、织品、刺绣……大部分在中国已佚。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如唐代歌舞音乐演奏中尝试用的乐器:琵琶、箜篌、排箫、筝、笙、笛、琴等,其当年实物在我国已无留存,只能从敦煌壁画和先等地的唐墓壁画上去寻找它们的形制。正仓院却完整保存了一些这样的乐器,为研究唐代乐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正仓院收藏的唐朝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就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唐朝五弦完整实物。它与螺钿紫檀阮咸、金银平纹琴是圣武天皇生前爱用的乐器,都是唐朝的制品,而且也是全世界现存唐代文物中最精美的了,也是正仓院现存最出色的三件珍宝。

据统计,在收藏的九千余件文物中,其中有四百多件是盛唐时期从中国漂洋过海到达日本的艺术珍品,即便是日本本土的藏品,也带有浓郁的唐代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正仓院是一座盛唐风物的艺术宝库。上世纪30年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傅芸子先生赴日讲学,在考察了正仓院后,他写下了《正仓院考古记》一书,他在书中说:“吾尝谓苟能置身正仓院一观所藏各物,不啻身在盛唐之世!”

到今年,奈良正仓院展已经到了第69回。本次展品共58件,其中第一次展出的宝物有9件,以献给佛陀、菩萨的供品与腰带佩饰等装饰物为特色,包括有日本圣武天皇生前珍爱的御物“羊木臈缬屏风”、“玉尺八”、“槃龙背八角镜”;失传已久的古乐器——“漆槽箜篌”,“绿琉璃十二曲长杯”、“碧地金银绘箱”、“《最胜王经》帙”、“金铜水瓶”等,以献给佛陀、菩萨的供品与腰带佩饰等装饰物为特色。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羊木臈缬屏风

羊木臈(là)缬(xie)屏风,臈缬即蜡染,是唐代流行的三种染缬工艺之一。这组“臈缬屏风”共有四曲,各图麟象熊鹿鹰雉等形象。所谓“臈缬”,就是用蜜蜡在布上描成文样,然后浸入染料中,等待蜜蜡脱落,只留其文样,最后再蒸而精制之。

这张来自北仓的《羊木臈缬屏风》是圣武天皇珍爱的私人物品,被视为奈良时期欧亚文化同化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屏风上一只卷角公羊站立在树下显示出了强烈的波斯设计风格。此屏风是用日本制的绢布制作而成的,作为奈良时代接纳西方文化的显著示例而备受瞩目。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漆槽箜篌(左为现存实物,右为明治时代模造品)

“漆槽箜篌(Konghou)”,漆槽箜篌是失传已久的古乐器,箜篌最早起源于两河流域,通过西域传入中国、朝鲜与日本。据考证,箜篌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除宫廷乐队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中国盛唐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箜篌演奏艺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的箜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可惜这种古老约乐器从十四世纪后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1996年,中国新疆且末县出土了两件弓形箜篌和一些箜篌的残片,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箜篌实物,是近年音乐考古学上重要的发现之一。正仓院此次展出的箜篌是战国以后唯一的箜篌实物标本,也是中国历史上竖箜篌的唯一实物标本,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玉尺八

尺八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吹管乐器,因长一尺八寸而得名,音色圆润柔美、深沉含蓄 、空灵飘逸,并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调的尺八。东汉时期流传于民间,隋代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至唐则大盛,广泛用于宫廷乐舞,盛唐时期,尺八随着文化的交流而传入日本,这在日本称为“唐尺八”、“古尺八”。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绿琉璃十二曲长杯

正仓院中仓藏八世纪绿琉璃十二曲长杯,长22厘米,口部呈十二曲波纹之扁圆深盘,外侧有鱼藻花纹。

从质地来讲,绿琉璃是一种蓝绿色的玻璃。琉璃常见于中亚,中国及日本早年琉璃器极少见乃,在古代是稀罕物。而这种形制的酒杯,是典型的唐代异域之物。这类酒器是波斯的原产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唐朝。传到日本以后,日本学者把这类器物称为长杯,并以曲瓣的多少分别称作八曲长杯、十二曲长杯,或笼统叫作多曲长杯。

这种多曲形制的长杯,国内考古发现不多。1970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发现了几件。其中,水晶八曲长杯是我国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件唐代水晶容器,弥足珍贵。而在第64回正仓院展中,曾经展出过一件金铜八曲长杯。根据铜料的分析,为日本自己制作的仿制品。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铜水瓶。系首次展出。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槃龙背八角镜。这是圣武天皇很爱用的白铜镜。系首次展出。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碧地金银绘箱。曾用来给菩萨进贡的容器。系首次展出。

日本这所院子里藏着一个中国盛唐!

金銅八曲长杯

珍稀奇打造企业家收藏交流学习的综合信息平台——企业家收藏网

0

注: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删除!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